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堅持“育人為本、質量優先、人才強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博學、明理、立誠、濟世”的校訓,堅定“創新機制、完善保障、提高質量、彰顯特色”的發展規劃,立足陜西,服務行業,以“培育高級商科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命努力開展商科教育,培養以德為先、誠信為本、能力為重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專任教師121人,有“雁塔學者”特聘教授2人、陜西省省聘二級教授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1人、陜西省優秀教師1人、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陜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3人、西安財經大學青年英才3人,高級職稱52人,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到33.9%?,F有全日制本科生3266人,碩士研究618人。

學院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先后于2006年獲得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會計學、審計學、旅游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及電子商務等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獲得專業會計碩士(MPAcc)學位授予權,2018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授予權。工商管理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C+。

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旅游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會計學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會計學、旅游管理學為陜西省一流專業培育項目。學院擁有應用創新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和人力資源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等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會計學為國家級、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會計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審計學、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會計學等課程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西方財務會計課程為省級雙語示范課程;《會計學》、《成本會計》等1套11本教材獲得2013年度陜西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財務管理學》教材獲得2015年度陜西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工作分析與崗位設計》教材獲得2018年度陜西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學院擁有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現代會計審計與財務研究中心兩個研究基地。

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是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下設西部企業公司治理與組織行為研究、現代企業會計審計與政策研究、西部鄉村振興與旅游發展研究和西部企業營銷管理與創新研究四個方向,與企業緊密聯合,旨在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為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為服務西部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五年來,中心研究人員在國內外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1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國家社科、教育部等省部級以上項目66余項、廳局級項目32余項、各類學會及橫向課題41余項,到賬經費近805萬元,獲得廳局級以上科研獎勵14余項,出版學術類專著26余部。

現代會計審計與財務研究中心是由西安財經大學2020年7月獲批成立的校級研究基地。目前擁有專兼職研究人員20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研究人員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占50%以上?,F代會計審計與財務研究中心下設制度會計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現代審計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以及資本運營與財務戰略研究等研究方向,以國家發展戰略為引領,立足陜西經濟社會發展,依托西安財經大學的理論應用研究平臺和商學院建設,立足學科優勢,以問題導向確定研究方向,以產學融合機制作為合作平臺,以質量和水平提升凝聚隊伍,以重在貢獻作為評價機制,打造西北地區有影響力的高端智庫,圍繞“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撐,為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咨詢與服務。

近年來,學院積極探索校政、校企、校校合作辦學模式,與西安市審計局、西安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西安人才服務中心等政府機構開展合作;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中建七局、中興通訊集團、中匯會計集團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與泰國博仁大學共建“東盟教育中心”;在合作育人方面,開展了豐富的EDP拓展項目,采用“學歷+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會計人才;同時與國外著名高校合作,采用 “3+1+1”的方式培養研究生。

學院學生在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中表現優異,近五年,獲得國家級獎項83項,省部級獎項325項;在本科生創新活動、技能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8項,省部級獎項56項;在文藝、體育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51項;獲得專利共計5項;參加各類實踐活動獲省級以上獎項49項。學院近年就業情況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學生出國、考研人數穩步提高。在裝備制造業、金融服務業等方面就業率持續穩定上升,為行業輸送了大量高質量應用型創新人才。